| 索引號 | 53040020251603029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5-22 |
研和街道著力推動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

主動排查矛盾糾紛。(圖片由研和街道提供)
近年來,隨著玉溪國際物流港(研和鐵路貨運站)加速建設和產業園區大力發展,紅塔區研和街道成為玉溪市交通物流集散地、數控產業集聚區、特色農業產業帶。而快速城鎮化帶來的矛盾糾紛,考驗著基層治理能力水平,研和街道綜治中心的規范化建設成為撬動基層社會治理“大格局”的有效杠桿。
“小事不出接待區,大事不出中心門”
走進研和街道綜治中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群眾接待區。工作人員對群眾訴求進行統一登記受理,根據問題類型精準分流處置:一般問題交由主責部門處置,綜合問題由綜治中心集中研判、部門聯動化解,特殊問題上報區級統籌調處。接待區設置司法輔助系統,群眾可直接觀看普法視頻、視頻連線律師進行面對面法律咨詢,以及提交法律援助申請,真正實現“小事不出接待區,大事不出中心門”。
“在街道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前,各部門信息不共享,群眾訴求處理繁瑣,既增加了辦事成本,又可能升級矛盾風險。”研和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金松介紹,中心規范化建設后,將綜治、司法、信訪、法律服務等融合辦公,設置群眾接待區、法律服務區、矛盾糾紛調解室、心理咨詢室、指揮調度室五大功能區,實現“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
在組織架構上,構建以政法委員為主任,綜治專職副書記、派出所所長、司法所所長、平安法治辦負責同志為副主任的體系,充分發揮各中心辦所、村(社區)綜治專員和網格員“三支隊伍”力量。同時整合派出所、司法所等資源,實現矛盾糾紛多元調處,有效提升矛盾糾紛調解率。
“一窗受理、多元調處”
化解矛盾糾紛需解“千千結”。研和街道以多元解紛機制破題,構建起“一窗受理、多元調處”的工作格局。信訪、司法、律師常駐,法官、檢察官及職能部門“隨叫隨駐”,形成“專業力量+行業力量+社會力量”的立體調解網絡。
閉環管理機制讓治理效能可量化、可追溯。依托“云綜治”系統和“云綜治群眾端”小程序,矛盾糾紛從受理、分流、處置到反饋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管理。落實首問責任制與限時辦結制,搭配調處后回訪登記,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能閉環”。一季度,街道排查化解糾紛276起,調解成功率達96%。
每周分析研判會成為風險防控的“預警雷達”。針對不放心的人和事,建立“一人一策”包保清單,對矛盾糾紛實行“高、中、低”分級管理,實現一般問題“隨手調”、重點問題“掛牌調”。在未成年人電詐“幫信”案件治理中,通過分析研判發現風險苗頭,及時啟動普法、幫教等措施,實現新增案件“零發生”。
街道干部沉下去,信訪總量降下來
研和街道始終堅持黨政力量強引領,在中心統籌下,由各聯系點領導牽頭,及時掌握聯系社區、分管職能范圍內的各類矛盾糾紛、風險隱患,參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信息收集上報、法治宣傳教育等工作。街道全體干部以聯絡員身份下沉85個居民小組,全街道設置399名網格員,充分發揮“前哨”作用。
針對轄區歷史遺留問題、疑難復雜問題等,中心在現有基礎上,整合轄區資源力量,挑選基層經驗豐富、有調解經驗、熟悉業務的人員組建調解隊伍。街道按照“1+2+N”調解隊伍模式,組建“1名綜治干部+社區民警+法律顧問+中心辦所負責人、社區干部、行業代表”的調解隊伍;村(社區)按照“1+1+N”調解隊伍模式,組建“治保主任+網格長+‘說得上話的人’(鄉賢能人、親戚鄰里、同族長輩等)”的調解隊伍,充實調解力量。一季度,街道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達96%,信訪總量同比下降30%,信訪回復滿意率達95%。
研和街道充分發揮中心協助推動社會治安風險防控重要平臺作用,按照“全面覆蓋、預防為主、重點防控”原則,采取“人防+技防”結合的方式,發揮網格化巡防力量,常態化組織派出所、市場監管、宣傳文化、綜合執法等部門,對轄區內酒吧、旅館、夜市、KTV、校園周邊等重點場所開展聯合巡查。在重要時間節點,動員黨員、駐村干部、居民代表、志愿者等力量,開展轄區內夜間巡查、護林防火、重點人員盯防等工作。依托“雪亮工程”“智慧社區”平臺,為轄區重點人員管控及矛盾糾紛起底溯源提供技術支撐。
相關閱讀:
- 玉溪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2021-12-07
- 玉溪公路局機械化養護和應急中心2025-2028年電梯維護保養服務項目(二次)競爭性磋商公告 2025-07-30
- 玉溪市擬認定市級鄉村工匠和擬推薦省級鄉村工匠名師人選公示 2025-07-30
- 玉溪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校企共建烹飪實訓中心建設及運營服務成交結果公告 2025-07-30
- 玉溪滇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展演中心新創現代滇劇《風云滇緬路》編劇服務采購項目采購公告(二次) 2025-07-30
- 寧海街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美麗鄉村 2025-07-30
- 寧海街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美麗鄉村 2025-07-30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