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604158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5-29 |
安化鄉光山村——聯農帶農新模式多肉產業助振興

打包車間內,工人忙著打包多肉供電商平臺銷售。
核心閱讀:聯農帶農機制是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重要牽引。通過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將農業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和主體緊密聯系起來,實現農業產前、產中、產后的一體化發展,形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戶在產業鏈上優勢互補、分工合作的良好格局。近年來,我市把農民增收擺在首要位置,不斷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因地制宜把各類經營主體、資源資產、產業、群眾捆綁在一起,著力提升經營主體經營管理水平、經濟實力、發展活力和帶動能力,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多方共贏,助力農民增收。
夏季是多肉種植和生長的好時節。近日,記者走進江川區安化鄉光山村玉溪江川坤宇花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坤宇花卉公司”)多肉種植基地,一株株葉片肥厚、色彩斑斕的多肉植物正茁壯生長。種植、管理、銷售、發貨……是基地每天的常態,也見證著安化鄉多肉產業蓬勃發展的歷程。
多肉串起產業鏈 700余村民就近就業
安化鄉光山村土地資源豐富,有耕地、園地2萬余畝,但土壤肥力弱,加之干旱缺水,傳統產業產值較低。為此,安化鄉按照市場化思路,依托地理、氣候等優勢,在光山村探索實踐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于2017年引入多肉種植,同時流轉土地引入坤宇花卉公司培育發展多肉產業。
“多肉有占地空間小、養護成本低、觀賞價值高、耐旱喜光等優勢。”安化鄉黨委委員、宣傳委員張熙笛告訴記者,讓多肉產業的發展惠及更多村民,把“小多肉”培育成托起鄉村振興的“大產業”,是安化鄉黨委、政府的目標。
坤宇花卉公司帶動成立了專業合作社與家庭農場,擴大多肉種植面積,帶動多肉種植。截至目前,光山村多肉種植面積超2000畝、品種達400余個,光山村多肉產業實現了集育苗、規模化種植、標準化訂單生產、統一銷售運輸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年產值6000余萬元,帶動了物流包裝、有機土、填充物等上下游產業發展。組織動員160多戶農戶參與多肉產業發展,建成22個家庭農場、2個花卉專業合作社。與此同時,積極探索“產業發展+庭院經濟”模式,打造了5個“多肉庭院”試點,建成占地150畝的多肉電創園,吸引3個直播團隊、10名專業主播入駐,帶動了700余名附近村民就近就業,多肉基地被認定為市級“扶貧車間”。
科技助農 讓利于農 多方共贏
“坤宇花卉在光山發展壯大的同時,一直堅持聯農帶農,助農增收。在安化鄉黨委、政府的引導下,成功走出‘黨組織+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的合作經營模式,進一步優化輕投資、低門檻、重市場的聯農帶農發展模式,助力村集體和村民增收。”張熙笛告訴記者。
“我們先后成立玉溪市江川區坤鑫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和玉溪市江川區鑫耀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分盆栽、地栽發展合作社、種植戶,擴大種植規模。同時,在產業技術上下足功夫,堅持送技上門,選派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點對點進行技術指導。”坤宇花卉公司負責人陳坤說。
坤宇花卉公司積極發揮龍頭企業作用,根據訂單銷售規劃,指導家庭農場進行多肉栽種,并向家庭農場提供低于市場價的種苗,讓利農戶。這種“訂單+定金”的方式,減少了企業的種植成本,降低了村民投入和面對市場的風險,也讓客商有了高品質、充足的穩定貨源,并引導多肉產品品牌化、產業化發展,走出了一條群眾增收、集體受益、企業發展、產業壯大、互利共贏的致富路。
坤宇花卉公司在用工方面以光山村為主,有務工需求且能勝任工作崗位的困難人員,招聘為長期的配貨員、物流分揀員、包裝員、裝車員。“更多的群眾在家門口就業的同時,也成為新型職業農民。目前,共帶動700余名周邊村民就業。”張熙笛說。
李潤紅是玉溪市江川區鑫耀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地栽種植戶之一,2023年加入合作社,并在短短兩年間成長為合作社的“土專家”和技術員。“我家有30多畝土地,以前主要種植蔬菜和烤煙,因為土壤貧瘠、缺水干旱,效益不好。坤宇花卉公司來這里種植多肉后,我一年一年地看著,最終在2023年加入合作社。2024年,我投入6萬多元種了不到20畝的多肉,一年就實現了毛收入15萬元。今年,我家擴大了種植面積,相信收入也會提高。”李潤紅說。
產村融合 多元化聯農帶農
多肉產業帶動了安化鄉農文旅融合發展,光山村圍繞“花漫光山·產村融合”建設目標,探索實踐出“產業+觀光農業+彝家文化+生態旅游”的產村融合發展之路,實現產區是景區、景區亦是產區的高效融合。同時,村集體、企業和電商協同發力,村民積極參與,將發展多肉產業與村莊規劃建設相結合,積極實踐“多肉庭院經濟+產業發展”的產村融合發展模式,鼓勵群眾利用“三房”拆除空地和院子種植多肉景觀,帶動發展家庭農場、特色餐飲、民宿、電商直播,增加村民收入。
張熙笛介紹,“黨組織+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的模式是安化鄉探索發展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的大膽創新,既減輕了企業租地、大棚投入、人工投入等生產成本的壓力,又解決了農戶種植端和營銷端難題。一方面,企業為農戶提供系統的社會化服務,為農戶承擔市場風險;另一方面,農戶主人翁意識增強,種植積極性提高,進一步幫助企業擴大產業規模。加之電商直播整合優勢資源,拓寬銷售渠道,村集體經濟組織帶領農戶“抱團發展”,農戶收益顯著提升,村集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動力強勁。
下一步,安化鄉將以光山村為典型,進一步完善多元化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全面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提升群眾增收致富能力,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奮力譜寫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何超)
相關閱讀:
- 多部門透露下半年工作重點:擴內需促消費 反內卷優供給 穩住樓市股市 2025-07-30
- 區紀委監委為林下產業發展構筑“清風屏障” 2025-07-30
- “中國經濟圓桌會”共話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2025-07-29
- 江川區雄關鄉中學校園廣播建設項目及食堂餐凳更換競爭性磋商公告 2025-07-28
- 聯塑管材暢銷國內外 2025-07-28
- 老廠鄉完成100萬立方米用水權交易 2025-07-28
- 本周(7月28日至8月3日)我市多陣雨 前期天氣晴熱 2025-07-28
- 彝鄉火把旺 民族一家親 2025-07-25
- 彝鄉火把旺 民族一家親 2025-07-25
- 彝鄉火把旺 民族一家親 2025-07-25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