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600523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5-07 |
通海縣狠抓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為打贏杞麓湖水質脫劣攻堅戰,結合市委“干字當頭 穩字托底 干部示范”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今年通海縣聚焦“調”字念好“三字經”,大力推進產業結構、種植結構、生產方式調整,狠抓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玉溪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郭春平表示:“要打贏杞麓湖水質脫劣攻堅戰,必須從源頭上截污治污,核心聚焦一個‘調’字,按照‘臨湖區禁、緩沖區調、外圍區優’的思路,推進產業結構、種植結構、生產方式三項調整,統籌政府、企業、群眾三個主體,用好行政措施、價格機制、群眾自覺三種手段,從源頭上扎扎實實做好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據通海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高建飛介紹,圍繞杞麓湖水質脫劣攻堅目標任務,相關責任單位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樹立“一盤棋”意識,壓實包保責任,多舉措推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層層分包細化到村、到組、到人、到田塊。
在調整產業結構方面,今年通海縣以提升蔬菜、花卉產品附加值為重點,依托區位、交通、市場、人才優勢,向外開發異地生產基地,加大技術、服務向周邊地區輸出力度,促進產業鏈向通海中心區聚集延伸,形成初級產品在外種植、加工貿易在通海匯集的總部經濟格局。同時,向內加強現代加工物流體系建設,打造區域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服務流匯聚平臺,增強通海西南地區重要農產品加工集散中心地位,逐步引導農民向二三產業轉移就業,減輕對土地的依賴。
在調整種植結構方面,今年通海縣運用行政手段,穩定鞏固杞麓湖流域種植環境友好型和生態保育型作物10萬畝以上,臨湖區種植水稻、荷藕、烤煙等6000畝以上。通過發揮市場作用,鼓勵支持蔬菜企業通過“企業+基地+農戶”等經營模式,主動承擔社會責任,運用市場化手段,通過差別化定價收購機制,種植高質高價作物,倒逼種植主體應用綠色生產技術,推進蔬菜產業綠色轉型升級。
在調整生產方式方面,今年通海縣要完成臨湖區有機肥替代1.3萬畝,“三新”技術示范0.6萬畝,生物農藥防治1.3萬畝,殺蟲燈、黃藍板防控3.59萬畝全覆蓋。三條主要入湖河道流域完成有機肥替代1萬畝、黃藍板防控1萬畝,完成蒜苗、芹菜、花椰菜化肥農藥減量試驗,探索集成科學用藥施肥技術模式。臨湖區實現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生物農藥防治、黃藍板防控、網格化管理全覆蓋。全縣整合高標準農田、灌區建設等專項資金,在臨湖區繼續實施高效節水項目,到2027年底實現臨湖區高效節水全覆蓋。同時,通海縣加快設施農業示范基地建設,推廣“糧食+蔬菜+花卉”協同模式,破解耕地非糧化難題,逐步通過提質改造一批、新建一批,推進杞麓湖流域噴滴灌、水肥一體化、立體栽培、水肥循環利用等現代農業設施建設,同步實施農業綜合水價改革,提高設施農業覆蓋率,解決大水大肥問題。
在推進產業結構、種植結構、生產方式三項調整過程中,全縣同步加強農業固體廢棄物處理,深入推進畜禽養殖管控,加強以地膜、化肥、農藥、種子等農資產品為重點的農資市場監管,推行網格化管理制度,開展農業面源污染監測評估,確保杞麓湖水質脫劣攻堅戰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楊耀華 陳佳)
相關閱讀:
- 元江山地農業“飛”出新高度 2025-07-30
- 元江山地農業“飛”出新高度 2025-07-30
- 澄江市“百名干部進小區”打造基層治理新格局 2025-07-30
- 國家稅務總局通海縣稅務局非執法類輔助性服務及后勤輔助性服務采購項目成交結果公告 2025-07-29
- 玉溪市地質災害易發區應急廣播終端“增點擴面”項目競爭性磋商公告 2025-07-28
- 雙江街道拆舊建新繪新景 精細治理提升鄉村人居環境 2025-07-28
- 玉溪博源供排水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檢測儀器采購項目中標結果公告 2025-07-25
- 通海縣人民法院智慧檔案室系統建設項目競爭性磋商公告 2025-07-25
- 通海縣5.6萬畝烤煙迎來采烤高峰 2025-07-25
- 通海推廣鮮食蠶豆種植助力湖泊治理與農戶增收 2025-07-25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