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595429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4-09 |
易門縣探索高原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云南易門益生綠色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工人正在分揀牛肝菌。 通訊員 吳越凱 攝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李丹
在今年的易門“二月二”民俗文化旅游活動現場,本地企業帶來的見手青冰淇淋及各類菌加工食品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品嘗、購買。3月末,易門縣龍泉街道梅營社區連片的洋蔥迎來豐收。走進春日里的易門縣,既可以看到高原特色農作物蓬勃生長,又能聽見現代化車間里機器的轟鳴聲;既有田間地頭的精細化管理,又有產業鏈延伸出來的一個個農產品特色品牌。
當前,易門縣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該縣大力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加快發展高原特色農業,促進產業增值、企業增效、群眾增收。一幅田間與車間共鳴、傳統與科技交融、實干與創新同步的現代農耕圖正徐徐展開。
“訂單農業+村辦公司”助農增收
易門縣山區多,種植業呈小、散、弱狀態分布,但品種齊全是其一大優勢。如今,訂單農業的興起為其帶來了新的生機。易門縣種植業發展中心主任羅斌介紹,越來越多的農戶與企業、種植大戶簽訂訂單,按照要求進行種植,有效降低了市場風險。
梅營社區種植洋蔥,是易門縣訂單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梅營社區居民委員會委員、易門廣聚現代農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凌楠介紹,散戶土地統一流轉后,由社區整合土地資源,交由村辦公司(易門廣聚現代農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引進企業資金,形成規模化種植,不僅提高了洋蔥的產量和品質,還讓農戶吃下了“定心丸”,基本不愁銷路。“村辦公司聘請村民采摘洋蔥,村民們不僅有土地流轉的租金,還可以賺取工錢。”凌楠說。
“搭建好農企與農戶之間的橋梁,做好服務工作,確保訂單農業快速有序發展。這是我們村辦公司其中的一項工作職能。”凌楠補充介紹,目前梅營社區初步探索形成了“用工企業+村辦公司+務工人員”的聯農帶農模式,社區管理在冊工種15類共300余人,為易門縣浦貝鄉板栗專業合作社、易門盛鑫農機種植專業合作社、轄區3家家庭農場提供用工1.2萬人次,促進轄區群眾每年人均增收3000元,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
此外,該村辦公司還利用30座閑置的電能烤煙房種植紅托竹蓀。“最近每天都有紅托竹蓀運往上海、廣州等地銷售。”云南中海路德清潔技術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何俊表示,2024年11月利用電能烤煙房種植紅托竹蓀至今,采摘工作持續不間斷,7、8月份將迎來豐產期,屆時每天產量可達50至100公斤。
“精深加工+創新研發”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如果說田間地頭是農業的“第一車間”,那么工廠則是決定價值的“核心戰場”。在云南易門益生綠色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鮮速凍車間,工人手持刀具快速切割牛肝菌。在流水線末端,急凍后的菌塊被打包裝箱,發往意大利。公司生產經理王文明介紹,該生產線主要是“美味牛肝菌”,目前正是“美味牛肝菌”生產、出貨的尾期,但每周仍有2至3輛車裝運菌子出口,每輛車可裝載20噸左右。
云南易門益生綠色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以生產食用菌制品、蔬菜制品、罐頭食品、發酵性豆制品、調味料為主的綜合性食品加工企業,其生產的8個產品被認定為有機產品,“云之南”系列產品被認定為云南省“綠色云品”。“精深加工是食用菌產業的未來。”公司副總經理何瓊萍表示,公司致力于食用菌產業的提檔升級和精深加工,通過科技創新提升產品附加值。何瓊萍以目前市場銷量很好的“雞樅油腐乳”為例介紹:“油腐乳發酵需要特定的時間和環境,2023年底到2024年初,我們對油腐乳生產車間進行了提檔升級,現在車間恒溫恒濕,實現了全天候生產。”
何瓊萍表示,今年公司計劃在菌子切塊環節引入機械化設備,進一步提高產量和標準化水平。預計今年公司加工產值將突破1.5億元,實現利稅2000萬元。何瓊萍說:“傳統農產品只要經過工業賦能,就能釋放出更多的增值空間。作為龍頭企業,我們也希望通過創新,研發更多的市場化產品,讓我們的產品走出云南、走向世界的同時,讓更多人知道‘菌鄉易門’。”
延伸產業鏈形成“從田間到餐桌”的產業閉環
同樣在產業鏈上做文章的還有位于云南易門綠色食品及生物醫藥產業園的云南裕隆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作為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公司在加工大米、紫薯、青稞等多種高原特色雜糧的基礎上,延伸發展餐飲業,旗下的奶茶店“吉茶阿布”和餐飲店“粥上粥”,所用產品或原材料均來自企業自身加工生產。此外,公司還傳承了米布、玫瑰糖等非遺技藝,將傳統美食與現代農業產業相結合。“我們構建了覆蓋種植、加工、餐飲的全產業鏈,形成了從田間到餐桌的產業閉環。”公司副總經理畢興權說。
“我們旗下的奶茶店即將入駐綠汁鎮。”畢興權介紹,當前公司以大力振興糧食企業為己任,以農產品加工為主業,積極探索企業發展新路子,使企業得到長足發展的同時,也為易門縣農業產品食品工業增添了“新軍”,不僅擴大了全縣食品工業規模,還帶動了其他相關產業發展。
畢興權表示:“我們致力于把云南高原生態的‘農業產品’發展成為中國響亮的‘農業品牌’,力爭把云南高原特色美食推向全國乃至世界。”據介紹,該公司與合作社的種植鏈遍布云南多個高海拔區域,包括曲靖、麗江、香格里拉等地,種植面積上萬畝,其中苦蕎種植基地4000余畝、玫瑰花種植基地400余畝,通過示范帶動作用,公司帶動了1000多戶農戶增收,戶均年增收16000元,給當地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入,真正實現了產業增值、企業增效、群眾增收。
從田間地頭到工廠廠房,易門縣現代農業發展正呈現出勃勃生機。易門縣鄉村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吳越凱表示,未來,易門縣將繼續秉持創新發展理念,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做好“土特產”文章,聚焦“1+6+N”重點產業,在抓組織化、專業化、品牌化上下功夫,加快培育以煙、畜、菌、菜、果、藥為重點的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不斷探索農業發展新模式,統籌抓好農業基地建設、經營主體培育、特色品牌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讓高原特色農業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大引擎,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相關閱讀:
- 元江山地農業“飛”出新高度 2025-07-30
- 元江山地農業“飛”出新高度 2025-07-30
- 區紀委監委為林下產業發展構筑“清風屏障” 2025-07-30
- 黑村特色農產品綜合服務中心人氣旺 2025-07-30
- 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落實見效 2025-07-29
- 31地經濟半年報出爐:韌性強、動能新、活力足 2025-07-29
- “奮力打開改革發展新天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向廣度和深度進軍 2025-07-29
- 外資加速落子中國 “新質生產力”領域成熱土 2025-07-29
- 玉溪師范學院2025年學生食堂10個特色餐飲檔口合作經營公開遴選采購項目補遺公告 2025-07-29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