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629000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10-20 |
照顧婆婆是義務,也是替丈夫盡孝——易門縣龍泉街道居民車應芬的孝老愛親故事

車應芬給剛剛醒過來的婆婆喂水。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沈杰 文/圖
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易門縣龍泉街道的尋常巷陌里,50余歲的車應芬用3年多的日夜堅守,將這份美德融入對癱瘓婆婆的日常照顧護理中,在煙火氣的細節里書寫親情答卷。近日,記者見到了年過五旬的車應芬,聽她講述3年來的一個個溫情故事。
一間面南的臥室:
把最暖的陽光留給婆婆
記者跟隨車應芬的腳步走進她的家,小樓的鋼架樓梯格外亮眼。車應芬介紹,那是她丈夫麥從德的手藝,刷上鮮亮的橙色油漆后,增添了幾分生活情調。
小樓占地面積60平方米,最初蓋了3層。樓梯居中,南北各一間。面北的房間幾乎曬不到太陽。一樓潮濕,用來停車和擺放雜物,不住人。二樓南邊是孩子們的房間,北邊是車應芬與丈夫的房間,客廳在三樓的北邊。車應芬的公公過世早,搬家時,她與丈夫將婆婆陳蓮英的房間安排在了三樓的南邊,這樣婆婆也不會覺得孤單。
推開陳蓮英的臥室門,陽光灑滿室內,護理床干凈整潔,床頭收音機正在播放音樂。提及收音機的由來,車應芬說:“婆婆現在只能整天躺在床上。正常人躺久了都不自在,有點聲音,她躺著會舒服點。”
看到陳蓮英熟睡,車應芬回憶起了過往生活。1996年,車應芬從易門縣十街鄉老吾村委會嫁到縣城周邊的麥家。當時,丈夫的哥哥、姐姐已各自成家獨立,公婆為兄弟幾人都留了老屋。婚后,車應芬的兩個兒子相繼出生。丈夫麥從德常年在外從事焊接工作,車應芬便承擔起照顧兩個孩子、干農活的任務,農閑時做家政、保潔等工作補貼家用。“那時候,公婆身體不錯,常幫子女們干活、帶娃。有了他倆的幫襯,我們的負擔少了很多。直到2009年公公過世……”車應芬說。
2014年,車應芬夫婦按政策拆除老屋新建住房。車應芬提出接老人同住,方便照顧。她認為,對丈夫的父母也應該如同對自己的父母一樣。
一張護理床:
三年多日夜貼身守護
2021年,在外務工的車應芬接到丈夫電話,得知80余歲的婆婆腦出血入院。萬幸的是,經過醫院的搶救,婆婆的命保住了,但失去了行動與語言能力,飲食、翻身等均需他人協助。車應芬當即決定:放下手頭工作,在家照顧婆婆。
最初,陳蓮英尚能輕微活動時,車應芬每天將她綁在自己身上,帶著她練習走路,盼著她能漸漸好起來。隨著病情發展,陳蓮英身體逐漸虛弱,只得徹底臥床。此后,車應芬的生活都得圍繞護理床展開:每日清晨,幫婆婆擦洗身體、更換衣物;早餐將米、菜榨成糊狀,煮熟后用小勺喂食,一頓飯耗時半小時多;白天每間隔一至兩小時,調整護理床角度;夜間多次起身查看,幫婆婆翻身、更換尿布……
在對婆婆周而復始的照顧中,車應芬還學習了基礎護理知識、飲食營養搭配等,試圖通過食療幫陳蓮英恢復健康。陳蓮英清醒的時候,車應芬會和她聊家常、講趣事。車應芬說:“做這些,就是希望臥床的婆婆能稍微自在點。”
一份未盡的孝:
把遺憾化作動力
“我嫁到縣城后,沒能在父母生前盡孝,這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車應芬望向窗外,眼里泛起了淚光。她在家中排行老二,父母在世時身體不好,哥哥和弟弟湊錢買了車,用于接送父母到縣城看病。可那時候,她要照顧年幼的孩子、忙地里的農活,只能偶爾抽時間回去看望父母,沒法常伴左右。父母離世后,這份遺憾一直藏在她心里。車應芬說,照顧婆婆是她應盡的義務,也是替丈夫盡孝。丈夫在外打工不易,家里的事她就多承擔點。
讓車應芬倍感溫暖的是,這幾年,縣婦聯、縣工會的工作人員多次上門慰問,送來生活用品和慰問金;聊家常,鼓勵她好好生活;鄰居們也格外熱心……“現在政策好,大家都這么關心我們,我很感激。”車應芬說。
說話間,陳蓮英醒了。車應芬立刻起身,端起床頭的小碗,燙洗之后倒了水,試了水溫,用勺將水喂到陳蓮英嘴里。陳蓮英一邊吞咽,一邊發出“嗯嗯”的聲音,目光落在車應芬身上,充滿了依賴。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兩人身上,孝老愛親的暖流在這個小家庭中涌動不息……
相關閱讀:
- 2025年易門縣農村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服務項目詢比公告 2025-10-17
- 易門縣曾所社區玲瓏小番茄豐收 2025-10-15
- 元江縣紅河街道推進“騎手友好社區”建設 2025-10-15
- 易門縣曾所社區玲瓏小番茄豐收 2025-10-15
- 峨山彝族自治縣醫療與健康服務集團擬單一來源采購“峨山彝族自治縣醫療與健康服務集團呼吸與重癥醫學科2025年血氣分析新增試劑采購項目”的情況說明 2025-10-15
- 華寧縣寧州街道城關社區居民安置房—金典榮城項目勘察服務采購(二次)招標公告 2025-10-15
- 2025年玉溪市紅塔區研和街道可官社區居委會第一、二居民小組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財政獎補項目(普惠)中標公示 2025-10-15
- 澄江市洋潦營新居的基層治理與農文旅融合之路 2025-10-15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