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01143024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0-04-01 |
劉媛:用生命守護生命不是一句空話

今年剛滿30歲的劉媛是一名90后,是新平縣人民醫院急診科的護士。
出征武漢前,劉媛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將銀行卡密碼寫好放在梳妝柜里,并給自己買了一份保險,受益人寫的是爸爸的名字。“我們去的時候武漢疫情還很嚴重,說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但我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再怕也要堅持。”劉媛告訴記者,在隊友的幫助下,她剪去了精心呵護多年的長發,看著鏡子中剪成寸頭的自己,她覺得那是最帥的發型。
“每次進病房前,我們都要戴2個口罩、2頂帽子、3雙手套和穿隔離衣、防護服。在這種嚴密的防護下,大家還要穿上紙尿褲。”劉媛說,雖然每天工作時間是6小時,但每次穿衣服需要40分鐘,脫防護服需要1小時,路上還要花去1個多小時,加上回到酒店洗個澡,加起來就有十多個小時了。這段時間,大家是不吃不喝的。而在病區,為了防止交叉感染,沒有配置保潔人員進行日常的清理工作,隊員們在做好日常護理的同時,還要承擔保潔工作,有時還要給病人擦洗身子、做心理疏導等工作。
“在武漢期間,75歲的胡爺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劉媛告訴記者,她們接管病區的時候,胡爺爺已經住院快一個月了,老人情緒波動比較大,對好多事情都在抱怨。有一天,責任護士告訴劉媛,45床的胡爺爺又開始發火了,給家里人打電話一直哭。她想,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老人可能是長時間住院,內心感到孤獨和恐懼了。于是,她輕輕走進了病房。
“爺爺,今天感覺怎么樣?你的飯吃完了嗎?不夠的話,我們再給你送一份過來。”劉媛輕聲問。“飯夠了,但飯有點涼,吃了胃不舒服,還有晚上也睡不著……”聽著耳邊輕聲的詢問,老人自然地說出了心里話,還告訴劉媛自己是武鋼退休職工,并聊起了工作時、退休后的點滴小事。劉媛沒有打斷老人,認真地聽著,隨后針對老人提出的問題及時進行了調整:找來微波爐幫老人熱飯菜,教老人做一些康復訓練,幫助其促進腸蠕動和食欲等。
此后,劉媛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老人,告訴他要放下心理包袱,先從心理上戰勝病魔,這樣康復的速度就會更快。通過一段時間的交談,老人內心的煩躁與不安得到了緩解,臉上也漸漸露出了笑容,3月9日出院了。出院當天,劉媛上的是晚班,沒能跟老人道別,但老人卻給隊員們留下了一封感謝信:“你們冒著極大的風險,義無反顧投身于疫情防控中,你們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學習、敬佩,你們熱情、周到、精心的治療與護理,使我得以康復……”看著老人留下的感謝信,劉媛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武漢,劉媛還度過了人生中最有意義的30歲生日。“3月11日中午,我正在宿舍吃飯,接到電話說讓到一樓開會。當時心里還納悶,是要開什么會?當我拿著筆和筆記本趕到一樓的時候,眼前的一幕讓我流出了眼淚。在當時那種環境下,我真不知道哪里還能訂到蛋糕。”劉媛笑著告訴記者。那天,領隊給她以及一起過集體生日的6名隊員準備了蛋糕和神秘的生日祝福。
“此次武漢之行,我收獲的不只是勇氣,還有一群如親人般的戰友。”劉媛說,出征武漢,讓她明白了“用生命守護生命”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思敏)
相關閱讀:
- 華寧林下雞樅培育成功 實現“雞樅自由”不是夢 2025-07-28
- 突發疾病!中老鐵路元江站上演生命接力 2025-07-28
- 華寧林下雞樅培育成功 實現“雞樅自由”不是夢 2025-07-28
- 三百年古村落的守護與新生——探訪中國傳統村落華寧縣來保康村 2025-07-28
- 用多元藝術形式擦亮聶耳文化品牌 2025-07-24
- 用美與愛陪伴孩子成長——我市校外藝術培訓現狀觀察 2025-07-16
- 路居鎮集貿市場升級改造投用 2025-07-16
- 承載母嬰安康托舉生命之重——記玉溪市婦幼保健院主任護師楊芝英 2025-07-09
- 勇逐科研夢深耕農業田——53歲農技員許艷斌用執著書寫農業科研新篇 2025-07-07
- 澄江市民兵護湖衛場分隊守護一方生態美景 2025-07-03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