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606499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6-11 |
趙旺祖:山溝溝里架起“心”橋梁
山溝溝里架起“心”橋梁
——記華寧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趙旺祖

趙旺祖為患者看病。
□ 玉溪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黃思敏 文/圖
2024年6月22日,華寧縣寧州街道普茶寨村一名60歲的村民突發胸悶、胸痛。村醫在2分鐘內迅速完成心電圖檢查,并通過遠程系統上傳至縣人民醫院心電診斷中心。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趙旺祖第一時間完成遠程判讀,確診為高危預警,立即指導村醫給患者服下“心梗一包藥”,同時派出救護車。從確診到患者被送達胸痛中心手術,僅用時40分鐘,成功跑贏了心肌梗死搶救的“黃金時間”。這場生命接力,正是趙旺祖牽頭傾力打造的縣域協同救治“心電一張網”高效運轉的生動縮影,這張網已讓800余名患者重獲“心”生。
時光回溯到2003年,大學畢業的趙旺祖選擇扎根華寧縣人民醫院。目睹山區百姓看病需輾轉數小時,許多急性心梗患者因送醫不及時而失去生命,他暗下決心:要在山溝溝里架起一座座救“心”橋梁,讓更多患者在家門口就能搶回生機。
2019年3月,華寧縣啟動了基層胸痛中心建設,重任落在趙旺祖肩上。無經驗可循、缺資金保障,他帶領團隊迎難而上,從零開始牽頭建立胸痛中心的制度和規范。無數個深夜,他辦公室的燈光成為醫院的“長明燈”。保安老李曾打趣:“趙醫生,你這燈再亮下去,咱醫院電費要超標啦!”玩笑背后,是趙旺祖沉甸甸的信念:“我多熬一夜,老百姓就多一份生的希望。”
推行溶栓治療之初,面對“縣人民醫院搞這么復雜的治療,出事誰擔責”的質疑,趙旺祖的回應斬釘截鐵:“風險我扛,救命的事不能等!”僅用半年,不僅胸痛中心通過國家認證,更讓縣域內所有衛生院都具備了床旁快速肌鈣蛋白檢測能力,配備了先進的三代溶栓劑,并能獨立開展溶栓。他甚至創新性地將溶栓室“搬”上了救護車,開辟了“流動溶栓”的新戰場。2020年,華寧縣胸痛中心一舉榮獲“中國基層版胸痛中心年度質控金獎”。“接到北京電話說我們拿了全國金獎,我整個人都愣住了。”趙旺祖回憶道,“真沒想到,山溝溝里的小醫院,也能站上國家級的領獎臺!”
首戰告捷,趙旺祖并未停歇,他牽頭率先啟動了云南省首家胸痛救治單元建設。隨著最后兩家中心衛生院通過驗收,2021年華寧縣在全省首家實現縣域胸痛救治單元全覆蓋,構建起高效的縣、鄉、村三級急性胸痛一體化救治模式,為更多急性胸痛患者鋪設了生命通道。
為徹底打通胸痛救治“最后一公里”,趙旺祖又將目光投向基層。他積極構建覆蓋全縣的“心電一張網”,為鄉鎮衛生院及75個村衛生室配備網絡心電圖機和“心梗一包藥”,打通了心電數據傳輸的“高速路”。這張以縣人民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三級“救心”網絡,讓山區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足不出村即可享受縣級診療服務。
截至目前,華寧縣的“救心”網絡累計完成遠程心電診斷7.3萬人次,預警高危心電圖1.4萬人次,推動全縣心源性死亡率顯著下降21.8%。卓越的成果使該項目榮獲“國家優秀單位獎”,趙旺祖所在的心血管內科也被納入市級重點專科建設,并多次受邀參加全國大會分享“華寧經驗”。
扎根基層22載,趙旺祖始終懷揣“讓胸痛患者共赴新生”的初心,在救治道路上堅定前行。他個人先后榮獲華寧縣“泉鄉名醫”、全國衛生健康系統先進工作者等稱號,其架起的“心”橋梁,持續助力點亮山區百姓的生命之光。
相關閱讀:
- 黑村特色農產品綜合服務中心人氣旺 2025-07-30
- 寧泉社區:暖心服務新就業群體 2025-07-28
- 彝鄉火把旺 民族一家親 2025-07-25
- 彝鄉火把旺 民族一家親 2025-07-25
- 彝鄉火把旺 民族一家親 2025-07-25
- 李心草:讓《聶耳的歌》在聶耳故鄉唱響 2025-07-23
- 旅居老人慢病處方無法流轉 玉溪醫保暖心處理獲點贊 2025-07-21
- “一件事”里見真章(今日談) 2025-07-15
- 玉溪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里的清廉文化短視頻(二次)成交結果公告 2025-07-07
- 江川粉蒸菜:在非遺美食里品味鄉愁與養生 2025-07-07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