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53040020251617418 | 文     號 |   |
| 來   源 | 玉溪網 | 公開日期 | 2025-08-15 |
“民情民意直通車”將群眾“煩心事”化為“暖心事”
近半年來,通海縣人大代表們依托“民情民意直通車”這一平臺積極履職,匯民意、聚民智、解民憂,推動各級部門協同發力,將群眾的“煩心事”化為“暖心事”,讓民生溫度在治理中可感可觸。
在四街鎮海東村的月牙塘,昔日雜草叢生、淤泥堆積的景象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水清魚躍、荷葉疊翠的景致。這一變化源于海東村采納人大代表建議,投入8萬余元對月牙塘進行集中清理整治。如今,廢棄池塘變身“景觀池”,既恢復了水域功能,又美化了環境,成為村民飯后休閑的好去處。“環境變好了,住著也舒心,希望大家一起愛護。”村民簡玲的話語道出了眾人的心聲。
同樣,在四街鎮十街村的西干溝,水流通暢,工作人員正打撈水閘口垃圾,一旁簡易房內,收集的白色垃圾等待集中清運。“人大代表提出建議后,我們開展全面清淤,在西干溝泵站取水點安裝白色垃圾阻攔護欄,還設置了處置點集中清理。”十街村黨總支副書記李云輝介紹,這些措施有效減少了白色垃圾入湖。作為十街村主要入湖河道,西干溝周邊農田密布,其治理力度直接關乎杞麓湖水質。人大代表針對河道淤泥堆積、農用白色垃圾污染等問題提出清淤和安裝護欄等建議,在具體實施后明顯減輕了河道壓力,提升了治理成效。
在四街鎮大營村,截污治污工程正緊張有序推進,挖掘機精準開挖溝槽,工人忙著鋪設管道。此前,該工程因質量問題受阻,人大代表及時提出意見并督促整改。“前期雨污分流施工存在管道堵塞等問題,導致雨水排放不暢,現已全部整改。”大營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魏興榮表示,村委會在監督中嚴格要求施工隊用砂石回填、夯實工程,確保項目保質保量完成。
從池塘整治到河道治理,從工程監督到長效管護,人大代表依托“民情民意直通車”的實踐,構建起“專業監督+群眾路線”的履職模式,破解“政府干、群眾看”的困境,避免了“一陣風”式整治,實現了從治標到治本的轉變,為杞麓湖的碧水長清注入持久動力。(通訊員 張紅瑩 楊川)
相關閱讀:
- 縣紀委監委精準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2025-08-14
- 紅塔區以實干作風提升群眾獲得感 2025-08-13
- 路居鎮文化站變身“暖心課堂” 2025-08-13
- 峨山:就近就業暖民心 2025-08-12
- 峨山:就近就業暖民心 2025-08-12
- 周建忠:做好“農”文章 建和美鄉村 回答好群眾持續增收之問 2025-08-11
- 志愿服務暖人心 2025-08-08
- 志愿服務暖人心 2025-08-08
- 江川區召開集中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工作約談會暨工作調度會 2025-08-08
- 縣紀委監委“黨建+”模式將機關黨建融入日常工作 2025-08-08
滇公網安備 53040202000080號

